国奖是如何炼成的 | 江晓燕:因为不忘初心,所以砥砺前行
作者简介
江晓燕,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12级神经生物学专业直博生,第18批人才工程预备队队员。她潜心向学,做好科学研究,同时还出色地完成了辅导员的育人工作。
在学术方面,她先后发表7篇学术论文,其中不乏Nature communication, PNAS等顶级期刊,获得了包括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国际脑血流会议(Brain 2013)青年旅行基金等在内的资助;在工作方面,她作为辅导员,兢兢业业,传道授业,学生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先后获得了复旦大学本科生十佳辅导员,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她秉持“团结、服务、牺牲”的人生理念,积极奉献,展现了良好的党员形象,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医学科研道路充满荆棘。虽然江晓燕同学在本科毕业时面对诸多选择,但凭着对脑科学研究的兴趣与执著,她坚定信念,毅然决定攻读长学制的医学神经生物学直博生,开展脑神经在大脑中风后的损伤和修复研究。
科研道路上,她力求严谨,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经常深夜凌晨才从实验室回宿舍。“对科研有追求,对生活有热情”,这是课题组对她的一致评价。她要求自己“每天都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进一点点”。
凭借着坚韧的意志和扎实的基础,在博士生第一年,江晓燕的科研成果所撰写的摘要就被第26届国际脑血流会议接收,其本人也受邀在大会上做英文口头报告,获得大会青年旅行基金奖。
一路荆棘,一路坚守,也一路收获。江晓燕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突破进取,她首次发现了中风后给予鱼油治疗能有效缓解神经功能损伤。由于鱼油干预的便利性,该项研究成果将能有效指导未来临床中风的治疗,并且在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杂志上发表。
因在科研表现突出,江晓燕得到了远在美国的专家的青睐,研究生三年级时,江晓燕获得赴美联合培养的机会。更便利的科研条件与更频繁的学术交流使江晓燕对自己的科研思路有了更加广阔的认识,并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项目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对未来,她谈到:“只想走好当下,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地吸收知识,储备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以期取得一定收获。”
联合培养期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Michael Bennet受邀到江晓燕所在院系。江晓燕以其优秀的学术成果被选中进行课题汇报。凭借着扎实的实验结果,清晰的英语表达以及优秀的现场表现,她获得了院士的赞扬和肯定。
回想起这段经历,江晓燕非常感谢复旦大学教会她刨根问底的钻研精神,这永远是科研工作者最宝贵的财富。
凭借着对学生工作的热情以及出色的表现,江晓燕在2012年被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推选,并经过学校的笔试和面试,被选拔为复旦大学第18批人才工程预备队(一期)队员,担任临床八年制班在本科期间的辅导员和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从事本科生思政教育工作和学院学生党建工作。
担任辅导员期间,江晓燕与学生亦师亦友。不管科研工作多么繁忙,她都克服困难参加。作为辅导员,她坚持对所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单独谈心,利用自己科研专长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开展科创。当班级任课老师亲自打电话来报喜90%的学生考试超过90分时,她比学生更欢喜。
由于江晓燕的科研榜样,她所带班级的学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找到实验室并申请开展科创课题,其所带的班级获得复旦大学优秀班级等荣誉称号。对于学生工作可能挤占宝贵的科研时间,江晓燕是这么认为的:“科研是繁重的,学生们就是繁重工作中的那宝贵的灵动,科研和辅导员工作,都太值得全力以赴。”
江晓燕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服务活动,回报社会。她担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带动支部党员参与到各项社会实践项目中。
自2003年开始,基础医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就和原上海医科大学退休老师励富娣等老同志“牵手”,承担起照顾这些年迈独居老人的责任,江晓燕担任支部书记以后,带领支部参与到这场温暖接力中,照顾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买药看病,一坚持又是好几年。
与江晓燕自己结对的蔡奶奶生活上有人照顾,但是由于子女都在国外,平时生活比较孤寂,江晓燕就经常登门拜访,即使出国交流期间,也常常打电话问候,给老人带去了慰藉。
同时,江晓燕积极扩展支部实践活动,与上海市闸北区翔殷村党支部共建,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展大讲堂。在周末的早晨起个大早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就为了和同学们一起开展服务活动。这便是她的日常生活。
江晓燕同学用她的坚持和努力践行着自己的科研梦想,用她的热情和严谨从事着自己喜爱的思政工作,用她的善良和爱心展现着党员风采。
她说:“你未曾见过一个勤奋努力的人感叹命运的不公,也未曾见过一个认真负责,努力好学,心胸开阔的年轻人会一直没有机会。”
猜你想看: